| ||||
网站首页 | 投资国概况 | 统计数据 | 行业概况 | 地区推介 | 园区推介 | 电子期刊 | 投资伙伴 | 投资头条 | 投资动态 | 公告栏 | 经贸新闻 | 投资项目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公告栏 > > 正文 |
| ||
安徽省2023年作業教育活動周啟動儀式、第十一屆作業教育校企對接活動暨安徽省新材料作業教育集團樹立大會在銅陵市隆重舉行。來自全省各地市教育主管部分、作業院校和企業共185家單位代表,400余名嘉賓在銅陵主會場齊聚一堂,全省16個地市在分會場經過網絡直播參會,線上線下共商新時代作業教育展開大計。大會對取得2022年度省政府作業教育變革展開成效明顯當地監察鼓舞的市縣進行了通報表彰。銅陵市榮獲2022年度省政府作業教育監察鼓舞的地市,這是該市繼2018年度作業教育變革展開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市縣省政府監察鼓舞之後,再次獲此榮譽。
![]()
一座因「均衡教育」而聲名大噪的城市,作業教育又是如何取得引人註目的展開效果……銅陵市現有作業院校7所,其間高職院校2所,中等作業校園5所,在校生3.4萬人,環繞我省十大新型工業共開設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能、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能等113個專業;環繞服務當地經濟展開,推進產學研用結合,樹立銅業學院、化工工業學院和阿裏巴巴數字商業工業學院等。安徽大江教育集團在全省職教集團歸納評定中榮獲A等,並列入全國第一批演示性技工教育聯盟(集團)建造單位。2所作業院校當選省「三全育人」歸納變革試點典型校園培育名單。
![]()
增強使命擔任 布置執行及時有力堅持黨對作業教育的領導,市縣(區)教育作業領導小組定時研究布置作業教育變革展開作業,樹立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議事協調組織。樹立市領導聯絡高校準則,加強市校協作,與銅陵學院、銅陵有色集團公司聯合樹立銅業學院,建造銅工業人才服務中心和銅工業敞開協同立異渠道、銅工業大數據使用服務渠道,為銅工業提供一站式人才服務。及時分解布置執行教育部、安徽省共建技能社會的作業使命階段方針清單,清晰年度要點使命和分工,並加強作業調度。
廣泛深入宣貫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業教育法》,印發專項告訴,召開專題教導報告會,編印《作業教育法》學習手冊分發全市機關企作業單位和校園,並經過野外宣傳欄、微信多渠道廣泛加強學習宣傳。健全完善市、縣作業教育作業部分聯席會議準則,定時召開會議,統籌協調區域內作業教育作業,研究討論加速技能銅陵建造實施意見,進一步細化使命分工。
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造」,深入展開中職分類達標演示建造。銅陵作業技能學院獲批安徽省「三全育人」歸納變革試點高校,2個系部成為試點系部,2個項目成為試點項目;銅陵理工校園當選安徽省「三全育人」典型校園培育名單,2個部成為典型學部培育建造單位,提質培優舉動方案成效明顯。
加強統籌領導 供給才能明顯提高近年來,銅陵市統籌領導才能不斷加強,職教普教協調展開,布局結構不斷優化,繼續教育有用展開。
全力執行「職普大體相當」要求,統籌擬定高職階段教育展開,科學擬定高中階段招生方案,下發專項告訴,進一步規範招生行為。2022年超額完成中等作業校園年度招生方案,全市高中階段職普比超全省平均水平。整合城區7所公辦作業校園,投資20余億元高標準建造1804畝的職教園區,完成市區作業教育資源整合。優化縣域作業教育資源,將樅陽縣2所國家級要點作業校園整合建立樅陽縣作業技能校園,並全體搬遷至城區;市民航科技校園並入市財經校園。中等作業校園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校園辦學規模和效益均得到較大提高。
一起,全市作業校園環繞十大新興工業設置相關專業33個,新增、擴招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技能、智能操控技能、新能源汽車檢測與修理等工業相關專業8個,壓減、停招船只駕馭、製冷與空調、使用化工技能等9個專業,專業內在建造不斷加強,高職院校已建成1個教育部骨幹專業、1個全國民族文化傳承與立異演示專業、2個中央財務支撐提高建造專業、5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3個省級特征和歸納變革試點專業,獲批3個普通專升本聯合培育專業。中等作業校園建有2個國家級演示專業,12個省級演示專業。
2022年,銅陵市作業院校面向包含養老服務、家政服務在內的各類民生範疇群體展開作業技能訓練超3.9萬人次。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厚實展開,在全市展開建造學習型城市推進全民閱覽終身學習系列推薦評選表彰;大力實施「暖民意·老有所學」舉動,擴展方針供給,經過「四個一批」推進晚年校園擴容增量,著力處理基層晚年教育供需矛盾。市、縣、鄉、村四級晚年教育系統基本構建,晚年教育載體不斷豐富、資源供給繼續擴展,全市現有晚年校園(大學)425所,參加學習教育活動的晚年人總數已達6.6萬人。大力展開終身教育,依托銅陵社區大學,銅陵晚年敞開大學,推進遠程繼續教育,在線渠道註冊晚年學習人數超過2.3萬人。
聚焦嚴重戰略 服務才能繼續增強近年來,該市作業教育不僅在服務「三地一區」等要點範疇有效果,在服務村莊復興、對外溝通等方面同樣取得明顯成效。
接連四年展開作業院校服務當地經濟展開年度方針辦理查核,引導市域作業院校發揮職教資源優勢,精準對接工業展開方向和用人需求。組建銅陵市企業展開服務聯盟,與奇瑞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協作協議,籌辦新能源工業校園,協同培育技能人才,服務「三地一區」建造和本地經濟展開。按照「專業遴選、課程建造、人才培育、師資保證、招生作業」「五統一」形式,展開大國工匠基地建造;與經開區協作,創辦「翠湖精英班」「翠湖英才班」;面向學生建立「精工勵學獎學金」,經過定向委培為本地協作企業培育高技能人才,探究企業生產效益和校園教育效益共享共贏的可仿製的技能人才培育形式,推進「銅陵大國工匠基地」品牌構成。2022年教學效果《產教交融視域下,政校行企園協同培育「大國工匠」的立異與實踐》榮獲省特等獎,並推薦參加全國評選。2022年作業院校面向包含養老服務、家政服務在內的各類民生範疇群體展開作業技能訓練超3000人次。
經過擬定《銅陵市2022年高素質農人培育作業實施方案》,推進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帶頭人才能提高、「種養+能手」技能訓練、村莊創業立異者培育、村莊辦理及社會作業展開帶頭人培育等舉動,大力培育高素質農人。中、高職院校設置涉農專業4個,涉農訓練技能人才2000余人次,有序有用有力銜接村莊復興。作業教育東西協作舉動方案有序推進,銅陵理工校園對口幫扶新疆皮山技工校園,援助西藏山南縣作業教育;認真做好新疆高職班教育辦理服務作業。銅陵作業技能學院學生趙冬苗在全國村莊復興作業技能大賽中榮獲銀獎。
銅陵作業技能學院銅雕藝術研究院成為我省第一批對臺溝通基地,定時舉行海峽兩岸銅雕藝術大學生實習夏令營,該學院成為教育部中外人文溝通全媒體產教交融項目第一批協作院校。銅陵技師學院接受贊比亞焊接加工項目世界技能大賽選手集訓;安徽工業作業技能學院成為我省新疆高職班定招校園……作業教育在國際國內溝通方面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推進協同育人 產教交融效果豐碩銅陵市重視校企交融,不斷深化校企協作,對服務當地經濟社會展開效用日益明顯。擬定出臺《銅陵市作業教育校企協作促進方法》,鼓舞政企校社多方聯動,推進校企協同育人。全市7所作業院校悉數展開校企協作,參加校企協作企業300余家,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基地111個。
牽頭樹立2個專業委員會,2個工作教學輔導委員會,7所院校為省、市級現代學徒製試點,4個專業當選現代學徒製試點項目。5家企業進入省級產教交融型企業信息儲備庫,7家企業獲批省級校企協作演示基地,3所校園獲批省級校企協作演示校園。並對進入目錄的產教交融型企業給予「金融+財務+土地+信用」的組合式鼓舞。一起,鼓舞工作企業辦學,支撐工作企業舉行高質量作業教育。全市共有工作企業舉行的作業院校2所,安徽大江教育集團經過市場化手法、股份製協作,將1所高職院校、1所中職校園、1個實踐基地和市體育中心實質性註入,一起預留10%的股份向社會資本敞開。
著力激起生機 變革立異穩步推進為不斷激起作業教育的辦學生機,該市大力推進作業教育變革立異,各項作業穩步展開。
積極推進現代學徒製試點變革,完成市級現代學徒製實施校園全掩蓋。銅陵理工校園為省現代學徒製試點聯盟常務理事單位,牽頭負責皖南分區的現代學徒製試點作業。6所校園參加教育部展開的1+X證書準則試點。積極參加省作業教育立異展開試驗區建造使命,全市7所校園算計申報了6個大類44個項目的試驗區建造使命,39個項目被列入省試驗區項目庫,現正在按時序進度推進。
安徽大江教育集團正式掛牌樹立以來,整合渙散在不同部分單位、國有企業的作業教育資源,先後樹立了大江研學、大江直播、大江登特教育、大江作業技能開發等子公司,完成運營辦理企業化。該集團現有智能製造、VR實訓室等校表裏實訓基地近200個,校企對接工業需求共同研發校本教材、課程設置和人才培育方法等,已有兩屆學生進入企業並成為技能骨幹。該集團被評為全省第一批演示性作業教育集團。
征途漫漫,惟有鬥爭。在全面建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銅陵市將緊跟新時代作業教育變革展開腳步,乘著國家加大作業教育投入的春風,充分發揮本土資源優勢,勇於突破,勇於立異,不斷激起作業教育展開新動能,探究一條富有銅陵特征的現代職教展開之路,大力培育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能技能、促進作業創業,推進作業教育在新臺階邁向高質量展開,為加速建造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和技能型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 ||
文章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23-05-19 03:58 文章录入:最新更新 | ||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其它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 2008 铜陵郊区投资网版权所有 www.tLjqzs.com 网站地图 |